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蓝方:一开学就痛苦万分?这本书治愈孩子的开学恐惧


作者:蓝方


C计划联合创始人,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和法国巴黎政治大学,曾任《财经》杂志、财新传媒公共政策资深记者。专业培养儿童和成人的理性思考、批判性思考能力。

无论哪个孩子,在出世时都具有许许多多优良的品质。然而,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受到很多的影响,有的来自环境,也有的来自成年人。作为家长,我们可以早早地发现这些优良的品质,顺应他们的天性,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正值开学日,不知道你的孩子一提到要开学、要回到学校了,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是十分地期待,十分地欣喜,听到要上学简直迫不及待;还是非常地沮丧、排斥,一想到要返校就痛苦万分呢?


窗边的小豆豆

今天想和你聊的书,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窗边的小豆豆》,它也是C计划阅读思辨课L4春季的课程用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非常有名的作家兼主持人黑柳彻子,书中描写的是她小时候在日本一所名叫“巴学园”的学校的读书经历。截止目前,这本书光是在日本的销量就已经超过了750万本,成为了日本在二战后最畅销的一本书。因为这本书太受欢迎,她受到了天皇的接见,还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授予了“亲善大使”的称号。

(日)黑柳彻子 著

C计划L4春季儿童思辨课程用书

小豆豆是黑柳彻子在小时候的绰号,她是一个特别好奇、特别好动、特别顽皮的小女孩,也因为这些特质,她被自己的第一所学校给开除了。希望进一所能够包容像她这样的,调皮好动的孩子的学校,抱着这样的目的,她来到了巴学园。

这所学校真是太不一样了——教室不是正正方方的房间,而是由废弃的电车所改造的;学校没有统一的课表,每个孩子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欢去选择当天要上的课;课堂上没有老师讲课,孩子们先自学,遇到了问题可以分别向老师请教。

除此之外,学校里还有很多神奇的活动,比如孩子们会集体跑到郊外的寺庙里练胆量,一起去泡温泉、野炊,甚至在学校的礼堂里露营。


/Valentin Galmand/


在巴学园学习是什么样的体验?

小豆豆告诉我们,那感觉简直棒呆了!因为巴学园所有的制度设计都围绕着一个关键词——尊重儿童

尊重儿童的天性和发展规律,因为孩子天生就是好奇的、好动的、充满想象力的,让他们画画,就是没有办法画在一张白纸上,总是会画出纸外、画到课桌上。

这时候你会怎么做?惩罚他们,要求把课桌都擦干净;还是像巴学园的校长那样,干脆让大家都在礼堂的地板上画,画再大也没关系,只不过最后大家要一起把礼堂的地板给拖干净。

课间,孩子们就是喜欢打打闹闹,跑来跑去,爬上爬下。这时候,是告诉他们,课间的十分钟一律只许待在座位上,不准离开教室;还是像校长那样,给孩子们每人一棵专属的树,他们可以随时去爬自己的那棵树,也可以邀请别人来爬自己的树?


/Vals/

在巴学园甚至没有统一的校服,校长会特意让孩子穿得破烂一点,这样他们去钻洞、爬树、玩泥巴的时候都不用担心把衣服给弄脏。

在巴学园,孩子们只上半天课,剩下的半天全校同学一起去郊外散步。这是因为孩子们需要有充分的户外活动的世界来让他们尽情地奔跑、好好地长身体、享受快乐的户外时光,尊重儿童、顺应天性、因材施教。

这场教育实验的结果如何?

在多年之后的后记中,黑柳彻子回访了当年在巴学园的所有同学,发现每个人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人生轨迹——有的成为科学家,有的成为大学教授,有的成为园丁,有的成为公司职员,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都在自己的生活轨迹里自洽而舒展地生活着。


如何跟孩子聊这本书?

孩子们读懂这本书并不困难,而且会读得非常开心,相信他们一定也很向往书中描述的那种,同龄人的欢乐时光。但读这本书也会给家长们带来一个挑战——孩子们读了之后可能会说,为什么小豆豆的学校是这样的,我的学校却不是,而且那么枯燥和无趣呢?我真的不想去上学了。

不知道你小时候读这本书的时候会不会有这样的念头?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想法并和你交流的时候,你又会如何回应他呢?


/Isabel Sousa/

在C计划的课堂上,这是一个我们和孩子们深入讨论的话题。

我们会和他们一起讨论:

● 传统的教室和电车教室各有什么样的利弊,前者是否有可取之处?

● 孩子们更喜欢的电车教室又会有哪些弊端呢?

● 有什么样的兼顾方案,既能提高教学效率,又能做到因材施教?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和孩子们展示一系列关于教育创新实践的例子,让孩子们看到,此时此刻,在全世界各地,还有很多的教育者们一直在努力地探究,什么样的教育才是更好的教育。

即使当孩子们了解了这些教育创新学校的实践,但当他们喜欢上小豆豆这种快乐而自在的时光,依然会有很大的落差——为什么我的学校不是这样的?


/Fran Labuschagne/

在课堂上,C计划的老师也会向孩子们抛出一些问题,帮助他们看到现实问题的复杂性和局限性,而不是简单地、非黑即白地、一味地去抱怨:

● 面对现实的不完美,我们能做一些什么呢?

● 哪些事情是我们当下就可以做到的?

● 我们可以向老师、校长、教育局局长提哪些建议?

● 哪些事情可以成为我们的梦想?

● 长大了之后,能不能自己去办一所理想中的学校,成为其中的校长呢?

我们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一次次阅读讨论,帮助孩子们理解,不应该成为一味的抱怨者,而应该成为一个乐天的行动派,成为一个即使看到现实的不完美和复杂性,仍然积极地探索解决方案的人。

关注C计划

与你分享理性的的声音

C计划最新课程

改变,始于思辨。

C计划最新思辨课正式上线!在线直播课,适合小学一年级到高三学生培养孩子深度阅读、独立思考、高阶表达、人文素养

点击这里查看购买,越早购买,优惠越大。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辽宁之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作者:主创团·筱恬孩子被欺负时两位妈妈的做法截然不同孩子在学校被同学语言霸凌,大人会怎么办?面对同样的情况,网上有两位妈妈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四川的一位妈妈,女儿告诉她自己被班上同学恶意起外号,她始终没当回事。直到最后女儿沉迷网络、不愿去[全文]
    2024-12-24 04:26
  • 2025年,学历的贬值和就业的严峻达到了又一个峰值,往年的毕业生还在尝试“曲线救国”——先考研究生才去考虑就业的问题,而现在的大学生们早就看清了一个现实:高质量就业才是真正的上岸。于是乎,在毕业生数量再创新高的前提下,考研的人数锐减,而考公[全文]
    2024-12-10 03:59
  • 本报讯(记者 代丽丽)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近日联合发布通知,推出一系列措施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通知提出,要延续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合并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和一次性扩岗补助政策。企业招用毕业年[全文]
    2024-12-10 02:24
  •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比较大,因此往往更容易产生叛逆的情绪,甚至有的时候会有幼稚的方式去惩罚在意他们的人,比喻故意交白卷,让家长生气等等,殊不知,这种行为只能伤害爱你的人。有不少独生子女,即便没有公主命,也被家长娇惯出了公主命,从小受不得任何委屈[全文]
    2024-12-02 03:49
  • 中国教育在线留学指南频道主编赵刚2024年11月中旬,中国教育在线留学指南频道采访英国伯明翰大学副教授、国际教育主任Hazel Westwood,就新加坡管理学院—伯明翰大学合作项目的发展做了深入探讨和交流。01全球教育体验的多样性与一致性[全文]
    2024-11-26 03:56
  • 青年人要有一腔热血,敢想敢做,要敢于指出一切不正常的现象。这是很多人对青年学生的热切期待,但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为人父母从来都不希望那个热血青年是自己的孩子,可以为他们鼓掌,但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那样。这属于一种正常的心理,那么这种心理又是基于[全文]
    2024-11-17 04:01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辽宁之声 liaon.sczixun.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